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,宣布在清华大学等64所高校启动专业硕士的改革试点。试点任务包括改革招生考试制度、课程体系等。在试点高校,专业硕士将实行教授、企业骨干双导师制,用项目完成报告代替论文答辩、毕业时持“三证”,即毕业证、学位证和职业资格证。 为保证试点顺利进行,教育部将加快推进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,建立硕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制度等。 我国从1991年开展专业硕士教育。近年来,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,但供给不足,而学术型人才供给过剩,就业困难。因此教育部提出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定位,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,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。近两年着力加大专业硕士的培养力度和招生规模。2010年,专业硕士占全部硕士生的比例,已从2008年的6%提高到25%,预计2011年将达到30%以上。我国目前已批准设置了38种专业硕士学位,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。从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情况看,全国共有151万人报考,其中报考专业硕士的达30.5万人,占报名总数的20%以上,比上年有较大增长。 记者另外从人民大学获悉,该校与全国另外18所高校一起获批,将参加法律硕士的改革试点。 |